
金正大助農中國行——“種肥同播”萬里行之河北
種肥同播:敲開未來農業生產模式的大門

圖為沃夫特工作人員協助農民為種肥同播機添種。

圖為河北省趙縣王西章鄉王西章村種肥同播現場。
經過對豫皖魯三省近半個月的跟蹤采訪,“種肥同播”萬里行活動也已進入尾聲。日前記者來到河北省石家莊趙縣王西章鄉,與這片正傾力于種肥同播的土地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
50多歲的王西章村農民王鎮英今年頭一次接觸種肥同播這個技術。以往,他的3畝田每年都采取人工播種的方式,一個人一邊犁地一邊播種,三四天能播種完畢。但今年當地小麥倒伏,玉米種粒無法播種,在聽說同村都在使用沃夫特緩控釋肥種肥同播技術后,他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請來了機播手,而本次種肥同播示范就是在他的田塊上進行的。
“種肥同播”貼近農民需求,改變傳統種植理念
河北趙縣是石家莊市的產糧大縣,在趙縣王西章鄉王西章村,皮膚黝黑的機播手姚玉山正坐在拖拉機上等著開工。通過一番攀談,記者得知年紀輕輕的他已經有了5年的農用機械操作經驗,而今年是他第一年使用沃夫特種肥同播機播種。在他的眼中,種肥同播目前的普及程度仍然不算很高。
姚玉山對記者解釋說:“在往年,本地農民種植玉米時采取人工播種者占據了絕大多數,但是今年小麥收割前的一場大風導致小麥嚴重倒伏。在割麥之后,凌亂的麥茬覆蓋住地壟,傳統的播種、施肥方式難以進行,這個時候農民才想起來試一試種肥同播耕種。”經過一段時間的種肥同播機操作,他覺得用種肥同播機進行快速播種能讓播種難的問題迎刃而解,讓許多老百姓嘗到了種肥同播技術省時省力的甜頭。
之后,記者還見到了沃夫特公司趙縣總代理——愛農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戰鋒。在趙縣,愛農農資擁有200多個二級經銷商,銷售網覆蓋全縣,是趙縣規模最大的化肥經銷商。薛戰鋒說:“愛農農資代理沃夫特品牌已逾7年,從第一年的400多噸銷量到去年的2800噸, 增長速度可以說十分驚人。愛農農資今年已經銷售沃夫特牌緩控釋肥近2000噸,距2013年度2600噸的銷售任務只有一步之遙。”
關于支農服務方面,薛戰鋒介紹說:“在趙縣60多萬畝的耕地中,小麥玉米輪播占據40萬畝之多,為了能為農民提供更專業的機械化服務,我們在3月中旬對200多名機播手進行了培訓,并在不久之后二期培訓70人,基本上滿足了本地種肥同播對機播手的需求。”記者從薛戰鋒口中得知,相對于本省的其他地方,趙縣的老百姓對種肥同播技術的接受情況比較理想,屬于技術推廣比較成功的地區。他高興地告訴記者:“ 在今年的玉米播種期,種肥同播機基本出于滿負荷運作狀態,機播手每天白天都沒時間休息。近兩年趙縣增加了大量種肥同播機,許多地塊都開始進入到種肥同播的陣營中。與去年相比,今年種肥同播機的普及率明顯提高,這里面有氣候的因素,也體現出思想上的進步。在種肥同播技術應用的地塊上,由于養分結構合理,病害明顯減少,而且緩控釋肥的養分利用率較高,一些有遠見的農民對農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十分樂觀。”
政產學研一體,加速“種肥同播”技術落地
本次河北之行,記者就種肥同播技術和緩控釋肥的推廣形勢采訪了河北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劉孟朝。他說:“種肥同播技術的應用能顯著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農業污染,尤其是與控釋肥結合以后,可以實現玉米的一次性施肥,減少勞動成本。目前,種肥同播技術主要集中在玉米作物,主要的應用區域也集中在北方地區。”
當種肥同播機在田間工作時,劉孟朝目視著一望無垠的農田對記者說:“種肥同播示范推廣在基層中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給農民進行一次展示就能讓農民對新技術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近幾年,國家對新型肥料、對緩控釋肥料的應用非常重視,同時對農業中的節能增效提出了明確要求,另外也對以后農民、農業的經營方式提出了明確要求,具體就是要進一步加快農業的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統一的規模化經營對肥料的施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傳統意義上來說,種子和肥料是農業生產的兩個要素,而種肥同播這項技術能夠得以推廣則需要肥料、種子、農機三種技術支撐。我們擇取發芽率高的種子、配套的農用機械和高效的緩控釋肥料來共同實現種肥同播技術的普及。”
從傳統耕作到種肥同播,農業生產似乎一下從原始社會進入到了現代社會。對于這種變化,劉孟朝解釋:“我們目前廣泛使用的速效肥料很難適應未來的生產節奏。施一次底肥,還得追肥,再加上多種田間管理,勞心勞力。現在種地的農民多數年紀比較大,社會上的勞動力價格也比較高,在大田作物上農民沒有足夠精力和財力實現精細化管理,這時候種肥同播和緩控釋肥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快農機設備的配套,讓農民及時享受到服務。”
對于緩控釋肥在種肥同播中的作用,劉孟朝說:“肥效均勻、肥力長久的緩控釋肥比較適合種肥同播。金正大公司是緩控釋肥國家標準的起草單位, 2006年緩控釋肥推廣項目開始后,我們在河北的小麥、玉米、梨三種作物上進行了試驗。試驗結果表明,緩控釋肥不僅具有明顯的節肥效果,而且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在生產中省工省時。由于考慮到控釋肥的成本高,我們在生產控釋肥過程中將有機肥和化學肥料、控釋肥和速效肥料混合搭配,一方面節省成本,另一方面依然能夠實現緩控釋的作用機理,目前看來效果非常理想。”
“種肥同播”迅速普及,思想解放仍需深化
沃夫特公司在河北市場推廣種肥同播技術已經4年多,沃夫特石家莊公司銷售經理王偉是河北省種肥同播技術推廣工作的親歷者和見證人。他告訴記者:“目前玉米種肥同播技術已經在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河南、東北三省區域成功推廣。幾年來,公司累計在500多萬畝耕地上實現種肥同播,直接為農民創造經濟效益近10億元。為了加快種肥同播技術推廣,公司今年增加了1.5萬余臺種肥同播機,并成功舉辦了‘種肥同播啟動大會’、‘萬名機播手走進金正大培訓大會’等活動。目前公司已經在全國玉米核心種植區全面開展種肥同播推廣行動。”
河北省是種肥同播技術推廣的重點區域,對于本省種肥同播的發展情況,王偉表示:“種肥同播推廣的總體形勢是上升的,去年石家莊公司銷售緩控釋肥4萬多噸 ,其中石家莊占據2萬多噸,糧食重鎮藁城去年施用沃夫特緩控釋肥超過4000噸,增產效果非常明顯。今年截至目前,石家莊地區已經銷售出1萬多噸沃夫特緩控釋肥,預計將超過去年銷量。河北地區最近一輪的種肥同播推廣是從2012年開始的,全省尚在起步階段,本省內,石家莊、保定、邢臺、滄州地區推廣情況比較理想。我們認為新技術的推廣必然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即便有一些地區遇到挫折也要迎難而上。比如在河北北部的承德地區,農民比較依賴單質肥料,習慣單施氮肥和磷酸二銨,對新技術、新肥料的接受能力比較差,但我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知識講座和技術示范,這一部分農民也能夠逐漸感受到種肥同播帶來的便捷。”
據王偉介紹,緩控釋肥在河北推廣由來已久,從2008年開始沃夫特就針對河北市場開展農田示范。 由于當時遭遇罕見的大旱,同時也缺少專用機器來協助深耕深播,緩控釋肥在當時并未顯現出優勢。而從那時開始,很多當地小廠家也模仿推出質量很差的緩控釋肥,農民使用后出現了燒苗、減產的現象,給種肥同播后續的推廣帶來了很壞的影響。種肥同播在河北省推廣中遇到阻礙,一方面是因為當地小廠環伺,假冒偽劣產品沖擊市場;另一方面也與當地農民農化知識水平偏低不無關系。部分農民在初識種肥同播技術后用自家的普通尿素和普通復合肥進行所謂的‘種肥同播’,其后果不言而喻。針對這樣的情況, 我們一方面發動經銷商伙伴對廣大農民朋友進行農化知識服務,另一方面也確實感到這一技術的推廣亟需政府的支持,進一步加強農業新技術在基層的推廣和普及。”
最后,對于種肥同播未來推廣的方向和規劃,王偉表示:“經過4年多的努力,種肥同播技術在河北主要糧食產區已經深入人心。種肥同播不僅帶動了緩控釋肥產品的銷售,也為機播手帶來了收益,還讓農民享受到播種施肥的各種便利,進而形成了企業、經銷商、機播手、農民四方受惠的態勢,對調節農業生態、促進社會和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從企業角度來講,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推廣這項技術,我們有信心將種肥同播發展成為有特色的品牌化、規模化、專業化服務。”
來源:《中國農資》周報第28版整版專題報道 作者:徐騫 日期:2013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