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資導報—金正大諾泰爾60萬噸硝基肥投產典禮及簽約特刊
首版
硝基肥新力量
7月20日,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金正大諾泰爾公司生產基地,八聲禮炮轟鳴之后,在挪威駐華大使Svein Ole Saether,黔南州州委副書記、州長向瓊紅,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以及600名國內外行業專家、金正大經銷商、種植大戶和各界代表的共同見證下,金正大諾泰爾首期60萬噸硝基肥項目宣告順利投產,現場掌聲如潮。
金正大諾泰爾公司首期項目中的60萬噸硝基肥項目,是金正大集團2014年落下的一枚重重的棋子。
對于硝基肥行業而言,它在單體裝置、單體產能規模上創下兩項之最,工藝和規模實現雙突破,硝基肥新貴強勢登場。
對于金正大集團而言,金正大諾泰爾后續所有項目達產后,意味著這家中國最大的復合肥生產企業銷售凈利潤將翻一番,再造一個金正大。
更重要的是,作為肥料行業的創新標桿,金正大集團一系列產能布局和國際化擴張舉措,在打造金正大創新高地的同時,將引領整個行業向更高的層次登攀。
特2-3版
再造一個金正大
———金正大諾泰爾60萬噸硝基肥投產見聞
金正大諾泰爾公司首期項目中的60萬噸硝基肥項目,是金正大集團2014年落下的一枚重重的棋子。
對于硝基肥行業而言,它在單體裝置、單體產能規模上創下兩項之最,硝基肥新貴強勢登場。
對于金正大集團而言,金正大諾泰爾后續所有項目達產后,意味著這家中國最大的復合肥生產企業凈利潤將翻一番,再造一個金正大。
7月20日,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金正大諾泰爾公司生產基地,八聲禮炮轟鳴之后,在挪威駐華大使Svein Ole Saether,黔南州州委副書記、州長向瓊紅,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以及600名國內外行業專家、金正大經銷商、種植大戶和各界代表的共同見證下,金正大諾泰爾首期60萬噸硝基肥項目宣告順利投產,現場掌聲如潮。
重磅出擊硝基肥“新貴”驚艷亮相
作為面向現代農業的新型肥料,硝基肥市場潛在需求高達3000萬噸,但目前產能僅有1500萬噸,缺口近乎一半。硝基肥速效,能被作物直接吸收,是一種名副其實的高效肥料。特別是對于以追求實現作物同步營養為目標的緩控釋肥和水肥一體化這兩大現代施肥技術而言,硝基肥中的硝態氮是必不可少的成分。
但是,與此相關的另一個事實是,因為國產硝基肥質量的差距,相當比例的產品源自國外。金正大首席技術官、挪威雅苒前首席技術官凱文·莫嵐博士認為,盡管中國已成為肥料大國,但仍然有10%的復合肥需要進口,這當中大都是包括硝基肥在內的高端產品。
既大且強,突圍技術和規模雙重瓶頸,這正是金正大集團上馬硝基肥一開始就瞄準的目標。“金正大諾泰爾硝基肥項目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的原則,依托金正大集團擁有的國家級研發平臺,在消化與吸收歐美先進工藝技術的基礎上,關鍵生產工藝技術實現突破,取得10余項發明專利 。”萬連步在投產儀式上表示。
金正大諾泰爾硝基肥項目設計產能60萬噸,在行業內,單體規模最大。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清看來,較之農業上的需求,在硝態氮、銨態氮和酰胺態氮三種氮素形態中,目前硝態氮的生產應用嚴重滯后,因此金正大諾泰爾的產能釋放前景看好。
更重要的是工藝上的突破。與傳統的硝酸銨混合磷銨、鉀肥后造粒的工藝路線不同,金正大諾泰爾硝基肥裝置采用硝酸低溫分解中低品位磷礦,分離后的硝酸磷肥溶液經凈化、濃縮,再添加微量元素、聚磷酸銨、氨穩定劑等,這樣得到的硝基復合肥成本低,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磷礦中有益的中微量元素如鈣和鎂,同時還有效破解了磷易被土壤固定的難題,提高了磷的利用率。“大家都說國外肥料好,為什么?”萬連步解釋說,“根本原因在工藝上。我們這個產品在質量上看齊進口硝基肥,目標就是要替代國外同類肥料。”
眾所周知,磷化工生產必須面對繞不開的污染——磷石膏,但金正大諾泰爾硝基肥項目成功地避開了這一難題。由于采用了硝酸直接分解磷礦的生產工藝,副產磷石膏在純度和白度上大幅提升,實測純度大于99%,白度大于94%,簡易加工后就成為高附加值的產品,變廢為寶,成為國內首家無固廢排放的硝基肥生產線。
“金正大諾泰爾硝基肥項目建成投產,是中國硝基肥行業‘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的代表,該項目為黔南州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樹立了榜樣。”黔南州州委副書記、州長向瓊紅如此評價。
運籌帷幄 高端肥料供應商鋒芒漸露
成為世界級高端肥料供應商,這是飛速發展的金正大提出的響亮口號,而金正大諾泰爾公司正是這一宏偉藍圖中的濃重一筆。
金正大諾泰爾項目始建于三年前,總投資59.6億元,占地面積近2200畝,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主要產品為:60萬噸/年硝基復合肥、40萬噸/年水溶肥,另有20萬噸/年作物專用肥、20萬噸/年磷酸銨鎂、30萬噸/年沖施肥、45萬噸/年弱堿性肥料、4.5萬噸/年氟硅酸鉀、10萬噸/年高純石膏等配套產品。
據公司測算,金正大諾泰爾項目一期達產后平均每年可新增銷售收入50.39億元,創造凈利潤6.78億元,與金正大集團2013年全年6.64億元的凈利潤相比,相當于再造一個金正大。
與規模擴張并重的是,金正大高端肥料產業布局加速,緩控釋肥、硝基肥、水溶肥三大新型肥料齊頭并進的戰略格局成形。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在談及金正大這一發展戰略時說,當前無論是從國家政策,還是社會發展需求,環保、高效和可持續農業必將成為潮流,具體到肥料領域,高效省工利用率高的新型肥料必將成為主流。
金正大從緩控釋肥起家,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產商,連續五年復合肥銷量名列第一,目前在國內已經布局了十大生產基地;硝基肥總設計產能將達160萬噸,分布于山東臨沭、菏澤和貴州甕安,除菏澤60萬噸裝置尚在建設之中外,其余共計100萬噸項目已竣工投產;在水溶肥上,金正大諾泰爾公司40萬噸水溶肥生產線投產在即,未來三到五年,金正大將形成100萬噸的水溶肥生產能力。
在金正大高端肥料產業格局規劃中,金正大諾泰爾系列項目除了產品線上的重要意義,還具有雙重深遠的戰略地位。
復合肥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正大集團副總裁陳宏坤說,金正大的生產基地原來主要集中在北部,而金正大諾泰爾公司投產后,市場將覆蓋云貴兩廣等南方大部地區,實現產能的全國合理布局。
同樣舉足輕重的是,金正大諾泰爾所在的甕安是名聞全國的磷礦石富集區,磷礦地質儲量達到3億噸,為金正大的高端肥料研發生產提供了強大的資源保障。
挪威生命科學大學氮肥研究所主任 Trond Boerresen在竣工當天參觀金正大諾泰爾60萬噸硝基肥生產線時,用略帶驚訝的口吻告訴記者:“特別是了解到金正大諾泰爾公司還有磷礦,以及對磷礦萃取的先進技術,這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根據2012年金正大諾泰爾與甕安縣和甕安磷化公司三方之間的協議,在磷化公司4985萬噸磷礦地質總儲量中,34% 的股權轉讓給金正大諾泰爾,其余部分金正大諾泰爾將擁有優先購買權。
三方的順利聯姻源于高度趨同的目標。甕安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尹德俊說,金正大諾泰爾所在的磷化工園區,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建成在西南有影響的高端磷復肥生產基地,不再延續生產浪費大的傳統低端肥料,“隨著社會對農業生態和農產品品質安全的要求提高,高標準肥料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支持的就是這種代表先進生產力的企業。”
合縱連橫 世界肥料版圖崛起中國力量
金正大諾泰爾60萬噸硝基肥項目被譽為技術集大成,這既是自力更生獨立創新的產物,也是放眼世界兼容并蓄的結晶。
金正大諾泰爾60萬噸硝基肥項目得到了挪威相關科研機構和專家團隊的鼎力支持,挪威在硝基肥研究上被認為是國際領先,誕生過挪威雅苒等若干家領跑全球的高端肥料生產企業。
竣工投產當天,金正大集團與挪威生命科學大學正式簽約,并向凱文·莫嵐博士和羅伯·羅尼博士兩位全球行業一流技術專家頒發了聘書。他們將對現有生產工藝進行再升級進行技術指導,建立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產線。據記者了解,凱文·莫嵐博士在肥料領域耕耘36年之久,曾任挪威雅苒首席技術官;羅伯·羅尼博士則曾是著名的加拿大加陽公司和斯帕爾資源公司兩大上市公司的高管。
典禮上挪威駐華大使Svein Ole Saether高度評價了雙方的合作,他認為,這種前瞻性合作為中挪建交60年奉上了一份豐厚的賀禮,開啟了兩國農業領域交流新的一頁。“糧食供應和環境保護是全球性問題,這有賴于跨國合作。”他說。
放眼世界,比肩一流。事實上,作為復合肥行業的標桿,金正大近些年來在國際化上頻頻發力。為了實現與國際前沿理念和先進科技接軌,除了挪威相關機構和企業之外,金正大還與佛羅里達大學等6所美國大學、美國農業部3個試驗室等單位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關系,形成了“上下游、產學研、國內外”一體化的研發體系。金正大的國際化之路,也得到了國際知名企業的青睞。從去年至今,全球灌溉領域的領導者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以色列利夫納特集團分別與金正大集團牽手,為金正大開展資本合作、產品及技術研發、產品代理及市場推廣、技術服務與培訓以及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
“過去十六年,創新引擎的發力,促進了金正大快速發展,并為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做出積極貢獻。而未來,技術國際化將是金正大發展的新主題,它將為我們提供持續的創新力。”萬連步滿懷憧憬。
專訪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
———打造世界級高端肥料供應商
金正大諾泰爾60萬噸硝基肥項目投產,引起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本報記者就該項目背景和特點,以及金正大未來發展戰略等行業關注的相關話題采訪了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
記者:金正大諾泰爾公司是金正大在西南建設的重要生產基地。一期60萬噸硝基肥項目已經成功投產,請問這一項目有何突出亮點?
萬連步:一是投資大。金正大諾泰爾一期建成后,金正大諾泰爾固定資產將達到公司總體固定資產的50%,從單體裝置、單體產能規模,在整個復合肥行業應該都是最大的。
二是與國際接軌。金正大諾泰爾60萬噸硝基肥項目,無論是對金正大還是對中國復合肥行業而言,生產工藝和核心技術都是全新的。金正大諾泰爾硝基肥項目吸納了歐美先進的硝基肥生產技術,借鑒了國際硝基肥領域知名品牌的生產工藝,在此基礎上創新升級。在此之前,中國整個復合肥行業沒有類似的全套完整的裝置,這一次金正大諾泰爾項目應該是國內復合肥行業首次大規模地引進國外技術,也是國內首次擁有了世界級品質的硝基肥。
應該說,從2007年開始,金正大就引進國外資本,瞄準全球先進的肥料生產工藝技術,從緩控釋肥到硝基肥、水溶肥,這些項目都實現了與國際接軌。
記者:目前肥料行業陷入產能過剩的巨大挑戰,金正大諾泰爾公司上馬規模如此之大的硝基肥項目,將來會不會面臨產能釋放的壓力?
萬連步:我們充滿信心。這種信心來源于高技術含量的工藝和產品。金正大諾泰爾硝基肥項目的投產,標志著中國有了比肩歐美同類知名品牌的產品,填補了中國復合肥行業的空白,可以完全替代市場上主流的同類進口產品。
如你所言,目前復合肥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壓力,行業整合和競爭正在加劇,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一部分企業倒下去,一部分更加強大起來。在化肥產業近年來整體艱難的大環境下,金正大上馬金正大諾泰爾項目無異于“彎道超越”。金正大之所以逆勢擴張,觸角伸向大西南,源于企業多年沉淀的綜合實力。這既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需要,更是企業服務三農、實業報國的宏偉愿景。金正大在貴州落地生根,預示著企業格局的重大轉變,也顯示出金正大在技術上的自信、在品牌上的自信、在戰略上的自信。
記者:我們獲悉,包括金正大諾泰爾項目在內,金正大在全國的產能布局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能不能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萬連步:2013 年是金正大項目建設全面鋪開的一年。2014年,除了金正大諾泰爾硝基肥項目投產以外,山東臨沭基地水溶肥已投產;山東菏澤公司年產60 萬噸硝基肥項目即將投產;廣東基地項目建設全面鋪開。伴隨著公司各基地生產線的相繼投產,總產能已達到600萬噸/年,在緩控釋肥、硝基肥和水溶肥三大產品領域分別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工藝技術先進的企業,為公司盡早成為世界級高端肥料供應商奠定了堅實基礎。
到2018 年,金正大將力爭產能超過千萬噸;到2028年,立志成為世界級高端肥料供應商和受人尊重的農業服務商。
融全球智慧樹創新標桿
——記金正大集團與挪威生命科學大學、阿坤納斯合作
7月20日,在金正大諾泰爾60萬噸硝基肥投產儀式現場,金正大與挪威生命科學大學簽約,與挪威阿坤納斯深化合作,當日還為挪威知名肥料專家凱文·莫嵐博士和羅伯·羅尼博士頒發技術顧問聘書。
這是金正大繼與美國、以色列相關機構和專家合作之后,金正大在國際化戰略上又踏出了新的堅實一步。
根據金正大和挪威生命科學大學達成的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訓、農業、微生物技術和新型肥料領域方面展開共同研究,同時為進一步加強技術交流,雙方還將開展研究人員交換計劃和年度互訪計劃,進行國際人才研討合作。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清告訴記者,挪威生命科學大學在氮肥方面的研究蜚聲國際,挪威生命科學大學拉爾斯教授則是世界著名的氮素循環和溫室氣體減排方面專家。他認為,未來雙方圍繞肥料及其對環境的影響會進行前瞻性的研究,而這對于氮肥、硝基肥甚至緩釋肥的研發應用都有直接的意義。“金正大和世界著名大學合作,這是一個高瞻遠矚的決策。”陳清說。
關注作物與土壤健康,金正大敏銳地意識到肥料創新這一新方向,與挪威阿坤納斯的合作正是基于這一前提。在談及當初為何與金正大合作時,阿坤納斯創始人、國際肥料工業協會原主席英格博士直言不諱地回答:因為金正大是最棒的,我們都有一個共同愿景——讓我們的作物更健康!金正大在緩控釋肥上技術全球最先進,阿坤納斯在生物肥上技術領先,商業活動遍布全球,金正大的肥料過去產生了很突出的效益,現在阿坤納斯將會進一步提升金正大產品的效果。“我們將與阿坤納斯深入合作,全面推廣好生物肥,讓我們的作物、土壤更健康”。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說。
整合全球技術,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這是金正大十六年來快速跨越的秘訣。從緩控釋肥到水溶肥、硝基肥,金正大之所以一直屹立于肥料創新之巔,得益于開放的視野和胸懷。2007年,金正大與德國投資與開發有限公司、CRF化肥投資有限公司首次合資,此后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近兩三年公司先后與美國、以色列展開合作,并選派大批技術骨干、農技推廣人員赴韓國、臺灣、以色列學習最前沿的農資和農業發展模式。截至目前,金正大已經在美國、香港、以色列、澳洲設立分公司,與國內外40 多家高校和科研單位建立緊密的科研合作關系,建立了兩大國家級技術研發平臺,被業界認為是肥料行業科技創新典范。
“金正大將繼續瞄準國際最前沿、最高端的技術和產品,鞏固領先優勢;學習和借鑒國際先進農化服務模式和理念,實現公司向‘制造+服務’的轉變;積極探索國際化發展道路,實現人才、技術研發和管理的國際化,提升國際競爭力。”萬連步表示。
聲音
挪威駐華大使 Svein Ole Saether
金正大集團是中國高端新型肥料的代表,挪威生命科學大學和阿坤納斯公司是挪威農業技術領域的驕傲,雙方合作將有助于推動中挪兩國農業發展和交流。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 張紅宇
農業資源總量不足的同時,質量還在下降,突出表現之一就是由于化肥和工礦企業三廢排放導致的土壤污染。整體上,包括化肥研發在內的農業科技進步還不能適應形勢需要,發展新型高端肥料極為必要。
黔南州州委副書記、州長 向瓊紅
金正大集團致力于幫助農民增產增收,以集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積極引進國際技術,特別是在磷礦和磷石膏綜合利用上吸納了大量先進技術,為循環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土肥處處長 李榮
金正大上馬諾泰爾硝基肥項目,對行業有三大意義:一是推動緩控釋肥進一步升級,更加接近同步營養的施肥目標;二是有助于促進水肥一體化的推廣;三是硝基肥中的硝態氮不會加劇土壤酸化,有利于保護土壤健康。
國際肥料工業協會前主席 英格博士
我們體會到了金正大的迅猛發展,我們和金正大合作,要通過技術研發來解決全球目前面臨的食品供應和環境污染問題。
挪威阿坤納斯公司執行副總裁 艾倫
阿坤納斯是全球性生物技術領導企業。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環境污染,實現農作物增產提質。我們在全球主要農業區域與當地最有實力、最有責任的企業合作,在中國,我們選擇了金正大。
特4版
硝基肥,下一片熱土
7月20日,金正大諾泰爾公司60萬噸硝基肥投產儀式結束之后,由復合肥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金正大集團、挪威生命科學大學、挪威阿坤納斯公司等聯合舉辦的中國-挪威硝基肥技術應用論壇旋即開啟。這是一場薈萃中外肥料學界精英的高端論壇,600余名農資經銷商、種植大戶代表聆聽了來自硝基肥研發生產領域前沿專家的精彩報告。硝基肥,肥料升級下一站,市場開發新熱土。
為什么要發展硝基肥?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土肥處處長李榮的回答簡單直接:這是科學施肥的需要。按照他的解釋,無論是基于作物同步營養目的的緩控釋肥技術,還是被視為現代農業一號技術的水肥一體化,都離不開硝基肥的“參與”。而在挪威專家眼里,氮是農作物最重要的營養元素,而氮的流失和揮發也是導致農業生態環境問題的罪魁禍首,推廣應用硝基肥及其所含的速效氮,是降低污染和肥料投入的重要途徑。
但是,在中國,硝基肥的推廣不過剛剛起步,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這是挑戰,更是機遇。
利好
硝基肥正迎來農業生產和肥料政策上的雙重利好。
就農業上而言,氮的排放導致的污染和浪費正引起業界和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金正大首席技術官、挪威雅苒前首席技術官凱文·莫嵐博士說,硝態氮無需轉化而直接被作物吸收,尿素轉化過程中會釋放氣體,試驗表明,施用硝酸銨中所含有的硝態氮的溫室氣體排放僅有3%,尿素則高達24%。與此同時,在每公頃小麥上施用等量的硝酸銨和尿素,后者的產量最多只有前者的95%。
近年來,我國蔬菜、水果種植年均增長超過100萬公頃,加之硝基復合肥也特別適用于新疆、內蒙古等西部地區的干旱鹽堿性土壤,以及隨著農業規模化提速,種植大戶對能改善產量和品質的硝基肥需求逐步提升,這些共同決定了硝基復合肥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而在政策上,除了限制硝基肥發展的緊箍咒一一松綁外,隨著節水農業的推進,作為水溶肥之一的硝基肥,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早在2011年和2012年,農業部和工信部就相繼分別提出發展硝基肥。
誤解
硝基肥并不陌生,但對它的誤解導致在中國推廣的一波三折,使得應用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
第一是安全制約。作為硝基肥的一種原料,農用硝酸銨(簡稱硝銨)可做炸藥,國家對包括農用硝酸銨在內的危險化學品的管理非常嚴格。2002年9月30日,國務院發出通知,將農用硝酸銨列入民用爆炸物品,禁止作為化肥銷售和使用。
第二是“綠色”制約。2000年由農業部發布實施的《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規定,生產AA級綠色食品禁止使用任何化肥,生產A級綠色食品可使用某些化肥,但禁止使用硝態氮肥。這一準則的出發點是認為施用硝態氮肥引起農產品(主要是蔬菜)中的硝酸鹽積累,把硝態氮肥和致癌掛上了鉤,最終導致從恐硝發展到禁硝。
到了今天,這些誤解逐一消除。為了兼顧硝基肥優越的農用性能,國家出臺政策,允許通過改性生產硝基肥。硝基肥致癌的言論也已徹底糾正。2014年4月農業部發文,明確A級綠色食品禁用硝態氮肥的規定不再執行。
熱潮
硝基肥大熱是在最近三年。在2011年之前,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硝基復合肥生產企業有20余家,年總產能約500萬噸左右。到今年的統計,硝基復合肥生產企業超過50家,總產能大概在1500萬噸。
三年的時間,產能新增了2倍,硝基肥之熱由此可見。金正大集團副總裁羅文勝介紹,2013年當年新建和擬建硝基肥企業超過20家,新增產能達900萬~1000萬噸。金正大諾泰爾就是在硝基肥興起端倪初現的拐點,迅速把握住了市場脈搏,上馬了國內硝基復合肥領域單體規模最大的生產裝置。
與產能膨脹相應的是,需求也在持續釋放。李榮介紹說,我國農業對硝基肥料(硝態氮)需求占氮肥總量的比例應在10%~15%,最多可達20%以上。目前硝基肥料只占氮肥總施用量的5%,隨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拓展和深化,硝基肥料市場潛力比較大。他估算,未來中國農業潛在的硝基肥市場容量應該在3000萬噸左右,目前的產能即便全部釋放,也只能滿足一半需求。
從全世界范圍看,硝基肥是非常重要的肥料品種。據一項資料顯示,氮肥施用中硝基肥所占的比例在俄羅斯為 39.7%,德國為27.5%,巴西為16.1%,美國為12.6%,而中國僅為5%,硝態氮肥施用比例嚴重偏低。挪威生命科學大學氮肥研究所主任 Trond Boerresen在論壇現場向記者證實,在挪威,經濟作物上都會使用硝基肥,一般每公頃用量在200公斤左右。
推廣
硝基肥推廣環境轉暖,隨之而來的技術創新和配套就日顯重要。李榮說,硝基肥在科學施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突出體現在兩大現代農業技術的優化和升級上。
一是緩控釋肥技術,在緩控釋肥中加入速效的硝態氮,就可以實現速效長效結合,滿足作物全生長期養分需求;二是水肥一體化,硝基肥是理想的水溶肥,硝基肥產業擴張,必然會帶動水肥一體化的普及應用。
金正大強勢進軍硝基肥事實上與其大力推進的緩控釋肥和水溶肥一脈相承。據金正大集團副總裁羅文勝介紹,金正大在經濟作物上推出硝基3+三,在大量元素氮、磷、鉀的基礎上,特別添加了中量、微量、稀有等營養元素,保證作物營養均衡、抗逆防病、品質更強;金正大在大田作物上生產出硝基雙效肥,將硝基肥技術和緩釋肥技術完美結合,實現三氮(硝態氮、銨態氮、控釋氮)合一,滿足作物全程營養;金正大諾泰爾硝基肥項目,消化與吸收歐美先進工藝技術的基礎上,在關鍵生產工藝技術實現突破,擁有了世界級品質的硝基肥。
對中國企業而言,硝基肥研發、生產和推廣與國外還有不小的差距。基于此,金正大與挪威生命科學大學和挪威阿坤納斯公司展開了合作,將研究的重心從肥料層面向土壤肥料相結合的層面深入。挪威阿坤納斯正是一家致力于土壤健康的生物公司,金正大與其深化合作,就在于引進一流土壤改良技術,將硝基肥潛能最大限度發揮。
“阿坤納斯生物技術可以與傳統肥料協同作用,這次合作將使兩家公司和中國農民受益。”阿坤納斯執行副總裁艾倫以一種充滿期待的語調說,“我們相信,夢想在哪里,路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