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體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訪山東省人大代表、金正大公司副總裁高義武
《中國農資》記者:剛剛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提出,以解決好地少水缺的資源環境約束為導向深入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請您結合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談談。
高義武:我國地少水缺,從某種程度來說,缺水比缺地更嚴峻。以山東省為例,山東省現有耕地1.16億畝,年平均水資源量為308億立方,平均每畝耕地占有水資源304立方,僅為全國平均畝占有量的1/6,人均占有量357立方,僅為全國人均水平的1/7,按聯合國劃分標準,屬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的嚴重缺水地區。水資源的嚴重不足和干旱頻發已成為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重要的制約因素之一,我們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又相對粗放,農民大水漫灌現象相當普遍,存在水資源浪費的問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以解決好地少水缺的資源環境約束為導向深入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為我們涉農企業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找準了切入點,也充分說明推廣水肥一體化順應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同時也為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帶來了新的機遇。
《中國農資》記者:為什么在農業生產中要將水和肥料結合,實現一體化?
高義武:農業以土而立、以肥而興、以水而旺。水肥一體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統,將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時進行灌溉與施肥,適時、適量地滿足農作物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實現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節水農業技術。
目前我國主要采用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包括蔬菜滴灌施肥、蔬菜膜下微噴帶施肥、果園滴灌、微噴施肥和大田作物噴水帶灌溉四種模式。經過10多年示范推廣證明,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灌溉與施肥,具有節水、節肥、省工、省藥、增產、環保和改善產品品質等諸多優點。與傳統方法相比,節水25%-40%,節肥30%-50%。氮肥、磷肥利用率提高20個百分點以上,鉀肥利用率提高30個百分點以上,灌溉水利用率可達90%。設施蔬菜由于棚內濕度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多種病害發生,減少農藥使用量約1/3,增產15%以上。
《中國農資》記者: 聽說您這次在山東省兩會期間提了 “關于發展節水農業,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的議案”,您針對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具體提了哪些建議?
高義武:是的,我的確提了這一議案。目前我國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各地情況不一,為了進一步推進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建議政府建立水肥一體化技術補貼機制。目前水溶性肥料價格相對于普通肥料要高,農民對肥料價格比較敏感,積極倡導鼓勵在大田上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以吸引企業、農民合作組織和種植大戶積極參與水肥一體化推廣應用。二是大力推進水溶性肥料的技術創新工作。目前市場上高端水溶肥產品以進口為主,價格高;國內的水溶肥原料、品種和品質還有很大的創新和進步空間,建議國家和地方政府設立科研專項,以支持水溶肥生產企業開發新產品、解決關鍵問題,保障國內產品的不斷進步和升級,參與國際競爭。三是強化技術合作,搭建加快水肥一體化集成創新和產業化推廣應用的綜合平臺。通過整合政府、高校、科研和企業的優勢資源,以優化合作推廣機制,加強技術研究、示范推廣、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推廣。四是加強技術指導和示范推廣服務。農民對新產品、新技術的認識和接受過程較慢,推廣難度較大,因此應充分發揮政府、技術推廣部門、行業協會、新聞媒體等的宣傳和推動作用。五是加強國際合作,學習引進先進技術和推廣經驗。建設優勢作物的水肥一體化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培訓基地,以帶動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引進與推廣。
《中國農資》記者:金正大作為新型肥料龍頭企業將如何引領和推進這一技術的推廣?
高義武:金正大將依托國家工程研發中心,加快建設水溶肥項目,豐富新型肥料產品線。2012年底貴州金正大建設的40萬噸/年水溶性肥項目進展順利,有望提前竣工投產。同時,強強合作,加強水肥一體化技術、服務合作。2012年,金正大公司與耐特菲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試驗示范、實驗室建設、產品推廣等方面攜手,共同引領我國水肥一體化發展。
總之,水肥一體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今后,金正大將本著“大聯合、大發展、大合作”的原則,攜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動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加快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盡一份力。
來源:《中國農資》周報第17版 作者:張琴 日期:2014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