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大:產能擴大 渠道增強 資源擴張
金正大(002470)本周公布三季報,2012年1至9月實現營業收入82.64億元,同比增長30.45%,實現凈利潤4.98億元,同比增長25.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8.12億元,同比增長1,741.31%。
季報同時披露,預計2012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0%-30%,凈利潤為5.24億元-5.67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為4.36億元)。
政策指向明確 市場前景廣闊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糧食自給問題,農資、農化行業因此面臨著良好的政策環境。就化肥行業來看,復合肥、緩控釋肥的發展更是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在我國耕地資源不足,但是又需要解決國家糧食安全問題的情況下,大量化肥的施用,對我國的糧食生產起到了巨大的幫助。目前農村廣泛使用的還是單質肥,存在著養分單一,對不同作物要按需配比;肥力較易流失,肥力利用率低;作物生長周期中要補充施肥;人工勞力較高;個別肥料長期使用危害土壤的問題。
復合肥則具有養分種類多,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利用率高,增產增效;顆粒比較堅實,便于貯存和施用;含副成分少,不影響土壤性質;節省施肥勞力的優點。緩控釋肥更是更夠實現肥料養分釋放速度與作物生長周期吻合,肥效利用率高,增產效果明顯;一次施肥省時省力;長期使用改善土壤的效果。
目前我國化肥施用量的復合化率,由1990年的13.2%,增長到2010年的32.3%,增長19.1個百分點。但與世界平均復合化率50%、發達國家復合化率80%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未來幾年,復合肥行業仍將呈現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
2012年2月國家工信部印發的《化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要重視發展中、微量元素肥料、緩控釋肥料,重點開發、推廣緩控釋肥料和摻混肥料生產技術及裝備。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控釋肥產品將得到快速發展。
產能穩步擴張,穩固龍頭地位
金正大的主業是復合肥、緩控釋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是復合肥、緩控釋肥。近幾年公司復合肥產量穩居行業前三位,緩控釋肥產量居全國第一。
截止2012上半年,金正大擁有產能為復合肥210萬噸,緩控釋肥90萬噸,總計300萬噸。根據項目進度,未來兩年內公司將新增復合肥90萬噸,緩控釋肥90萬噸,硝基復合肥120萬噸,水溶性肥料40萬噸,總計新增340萬噸。
隨著公司在建項目的逐漸投產,公司普通復合肥、硝基復合肥、緩控釋肥的產能將得到快速釋放,繼續保持業內領軍地位。
營銷持續創新,后續增長無虞
不斷擴大的產能需要強有力的營銷渠道,金正大在渠道建設方面非常重視。首先,公司建立了以2000余家縣級經銷商為中心、輻射數萬個銷售網點的“傳統經銷商銷售渠道”,其次,從2005年起,公司開始建設“郵政物流銷售渠道”,該銷售渠道利用郵政物流企業及所屬的村級“三農”服務站進行產品銷售,目前公司已與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0多家郵政物流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創了新的化肥產品營銷渠道;第三,公司今后將繼續加大銷售力度,深化駐點營銷、試驗示范、會議營銷等營銷模式,成立基金參與經銷商的銷售渠道建設等,實現新增產能的快速消化。
穩步獲取資源 延伸產業鏈條
金正大上市以來,依托資本市場的支持,一方面穩步擴大產能,拓寬營銷渠道,另一方面嘗試獲取上游資源,延伸產業鏈條。
公司先后設立了貴州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及云南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兩個全資子公司,并通過貴州子公司與貴州省甕安縣政府簽訂磷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合作協議書,依托于當地上游磷礦資源發展磷復肥、硝基復合肥及相關磷化工產業。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9.6億,分兩期建設完成。此外,公司通過股權轉讓方式獲得控股子公司云南中正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目的在于掌握該公司所持有的磷化工資源。
本周,公司以5億元對全資子公司貴州金正大增資。增資后,貴州金正大注冊資本變更為10億元,公司仍占100%。本次增資主要用于建設60萬噸/年硝基復合肥及40萬噸/年水溶性肥料項目以及補充貴州金正大的流動資金,提高貴州金正大的融資能力。
海通證券(600837)的報告指出,云貴地區磷礦石資源豐富。貴州、云南均是資源大省,尤其是磷礦資源豐富。公司通過設立子公司或取得控股子公司的方式,獲得當地磷礦資源,并將依托于當地礦產資源,以資本為杠桿,通過收購、合作或新建磷化工、磷復肥生產線等方式從事經營活動以及相關產品的貿易,以整合當地磷化工資源,實現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的縱向擴張,實現低成本的規模擴張和全國的合理布局。
中信證券(600030)認為,復合肥行業在“十二五”期間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公司適時的產能擴張和前瞻性的產品結構將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安信證券也表示,公司產業鏈整合意圖明確,成長路徑清晰可見,長期看好公司產能快速擴張帶來的盈利增長。
來源: 信息早報 日期:2012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