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兩會拉開帷幕,全國人大代表、金正大董事長萬連步提出兩條建議,分別是關于扶持民營新型肥料企業,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和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業政策支持,促進鄉村振興的建議。
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專訪時,萬連步表示,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一環,民營新型肥料企業表現活躍,但也遇到一些問題。他建議加大對民營新型肥料企業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促進民營新型肥料企業健康發展;綜合運用財政金融手段,有效緩解民營肥料企業融資困難。
萬連步還認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造成了很大影響,為此解決好“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對于確保糧食安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至關重要。

加大對民營新型肥料企業科技創新的扶持
萬連步認為,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復雜局面,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穩住農業基本盤、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至關重要。
在化肥領域,國有企業占據了氮、磷、鉀三大基礎肥料主導地位,而在具有“改土養地、減肥增效、農產品品質提升”等功能的新型肥料領域,比如緩控釋肥、水溶肥、微生物菌劑和葉面肥等新型肥料產品,民營企業表現活躍,在創新引領方面走在了行業發展的前列,各類新型肥料產能占到全國的90%以上,并承擔了80%以上的就業。比如,金正大作為一家民營新型肥料企業,圍繞著減肥增效、耕地質量提升、農產品品質提升和農業增產增收等,構建了全行業最完整的研發體系,開發了一系列行業領先的新技術、新產品,成為我國新型肥料行業領軍企業。每年為全國約1.5億畝耕地提供新型肥料產品,其中經濟作物約為3000萬畝。
但在發展過程中,我國民營新型肥料企業也面臨行業低迷、市場培育難等困境,企業不但要承擔外界環境的壓力,還要承擔內部的前期研發、推廣等風險和壓力。據統計,2018年,全國17家上市肥料企業銷量總體成下滑趨勢,銷量下滑幅度超過20%的達5家。
在加大對民營新型肥料企業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方面,萬連步建議政府積極引導和支持民營新型肥料企業加強科技創新,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支持民營新型肥料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申報、科研平臺建設等;對于創新型民營企業特別是行業龍頭企業,以科研項目投入、后補助投入等方式給予一定的支持,引導民營新型肥料企業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等等。
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促進民營新型肥料企業健康發展方面,萬連步建議財政部、工信部設立專項資金,推進中低品位磷礦、難溶性鉀鹽等開發難度較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研發與應用,對磷石膏等綜合利用產品實行免征增值稅或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對外依存度,降低廢棄資源污染風險;建議工信部持續推進行業兩化深度融合,提升化肥企業在資源配置、工藝優化、過程控制、產業鏈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在綜合運用財政金融手段,有效緩解民營肥料企業融資困難方面,萬連步建議在疫情過后恢復期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的民營新型肥料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建議銀行金融機構對新型肥料企業貸款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展期、續貸和優惠利率貸款。
深化農地制度改革,推動農業規模經營
針對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業政策支持促進鄉村振興,萬連步也有自己的觀點。
他認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造成了很大影響,為此解決好“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對于確保糧食安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至關重要。
萬連步說,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深入發展,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業發展加快,各類服務組織蓬勃興起。比如,2017年成立的金豐公社,將自身定位為一個為農民種地的企業。經過三年的探索,金豐公社已在全國22個省份成立縣級社456家,成立鎮村級服務站31202家,累計服務小農戶612萬戶,累計服務土地面積超過2692萬畝,為小農戶降低10%以上的種植成本,提高10%的產量。
在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涉農企業全方位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方面,萬連步建議適當給予涉農企業一定的優惠政策,將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涉農企業納入國家政策扶持的范圍,對于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核心服務和農業弱勢環節的服務,采取進一步的財政扶持、稅費優惠、信貸支持等措施。比如對農業社會化服務托管的土地,加大農業生產保險的政策支持力度,將農業政策險保額提高至700-800元/畝。
萬連步建議,進一步深化農地制度改革,推動農業規模經營。目前我國土地集約化程度都不高,土地不成片、太分散,插花地問題普遍存在,這大大降低了農機服務效率,提高了土地托管的難度。建議提高土地集約化和規模化程度,進一步優化“三權分置”的制度設計,鼓勵多元主體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采取差異化方式推動土地的集中;建立起有效的土地流轉市場,對土地流轉價格進行監測和適度干預,治理擾亂市場的行為,著力推動農業的規模化經營。積極引導和鼓勵村集體成立村級土地合作社,通過村級行政組織來集約和整合土地,再統一交由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進行全程生產托管。
萬連步還建議,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夯實農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培養一大批實干型人才充實到農業社會化服務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