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人大代表、山東金正大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高義武建議
讓“種肥同播”代替淺施肥
隨著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公布,在今年的山東兩會上,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成為了熱點。省人大代表、山東金正大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高義武,帶來了相關建議:應加大緩控釋肥“種肥同播”技術的推廣力度。
據高義武介紹,近些年來,我國的緩控釋肥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是,大多數農民還是按照傳統辦法進行淺施,甚至撒施。“這樣一來,大部分養分還是會淋溶、揮發,發揮不了緩控釋肥緩慢釋放養分的優勢。”高義武說。
高義武認為:必須要推廣“種肥同播”技術,讓良肥和良法相配套。所謂“種肥同播”,就是作物在播種時,設置好種子和肥料的有效距離,一次性將種子和緩控釋肥一起施下去。由于是機械化作業,因而能解決農民對用肥量把握不準的問題。據高義武介紹,實驗證明,相較于傳統方法,緩控釋肥“種肥同播”技術可提高肥料利用率50%以上,每畝可節約200元種植成本。
“現在,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在保證糧食產量的前提下,需要省工、省時的農業技術,緩控釋肥‘種肥同播’正適時。”高義武說。
據了解,目前在大力推廣這項技術的,是少數企業的農化服務隊伍。但在高義武看來,這種推廣速度還是太慢,目前緩控釋肥銷量僅占全省肥料市場的7%,推廣任務還相當艱巨。據他所掌握的情況,美國等農業發達國家,早已通過大型機械進行種肥同播。但在國內,由于散戶經營是農業的主流,加之人力成本長期以來相對偏低,這種技術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推廣。
“單靠企業推廣還是很難,還得政府挑頭做起來。今年‘一號文件’一出來,我就立刻感到,這事大有希望了!”高義武說。高義武建議,國家對“種肥同播”技術進行綜合補貼,在機具、肥料上實行配套補貼。
高義武說:“目前,‘種肥同播’機械已納入國家支持項目中,山東省也不斷擴大補貼范圍,但補貼力度還有待提高。在播種旺季時,還存在著‘機少戶多’的排隊現象。”此外,在技術推廣上,希望能借“一號文件”建設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春風”,由農技推廣部門牽頭,加大示范、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廣大農民對這項新技術的認可程度。
來源:農村大眾頭版 作者:花宇 日期:201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