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緩控釋肥推廣使用的黃金期
總體目標:推廣3億畝
2011年9月8日至9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全國緩控釋肥料應用技術現場觀摩及經驗交流會”,來自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吉林省農委和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陜西、甘肅、云南等12個省(區)土肥站和各省(區)玉米生產大縣土肥站的領導、專家及全國500余名緩控釋肥技術推廣人員參加了現場觀摩與交流。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緩控釋肥應用發展迅速,達到5000萬畝。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夏敬源表示,“十二五”期間,緩控釋肥推廣面積將達到3億畝。
政府主導,企業主推,模式先進
近年來,迫于耕地面積緊張和糧食增產等的壓力,肥料過量使用、利用率低下、環境污染等現象十分嚴重,加上農村勞動力日益短缺,國家糧食安全面臨了嚴峻挑戰。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廣新型肥料、使用科學施肥技術等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措施。緩控釋肥作為高新、科技型肥料被國家列為重點推廣項目,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是落實這項工作的主推單位。從2008年起,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啟動了緩控釋肥示范推廣工作,先后在部分省份開展緩控釋肥的試驗示范、技術推廣和培訓,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新型肥料及其使用技術的推廣模式。山東金正大公司在其中又成了推廣主力軍。
金正大公司積極投身緩控釋肥推廣是由企業在緩控釋肥行業長期內的地位和各種優勢決定的。金正大公司是緩控釋肥行業標準的建立者,是行業的標桿企業。公司先后主持了“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建立了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發起成立了全國緩控釋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不僅占領了行業科技發展的制高點,而且促進了我國化肥行業的轉型升級。自2006年起,金正大公司先后與中國農科院、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及有關省市土肥站、農科院等40余家單位合作,在全國20個省,在水稻、玉米、小麥等32種作物上開展緩控釋肥應用試驗;并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推廣“良種+良肥”的配套方案。目前,金正大公司已積累了豐富的基層推廣經驗和優勢。
今年,農業部首次將緩控釋肥列為主推技術,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與金正大公司聯合推廣的緩控釋肥發展迅速,3年時間已經在全國23個省97個縣的25種作物中推廣使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區域試驗,多點示范,佳績頻傳
新產品新技術的推廣,區域試驗示范是試金石。在全國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與金正大公司合作的全國試驗示范點捷報頻傳,進一步驗證了實施這個項目的方向正確性,產品的不俗表現也讓金正大人進一步堅定了推廣示范的決心。
吉林省東豐縣是全國農技推廣的一面旗幟,是科技興糧和科技興農的一個榜樣。2011年東豐縣承擔了金正大緩控釋肥試驗示范項目。拉拉河鎮示范點對6月15日、7月30日和8月30日三次生育性狀調查數據分析,金正大緩控釋肥處理與農民習慣施肥處理比較玉米苗期葉深綠,中后期長勢正常。通過9月2日對示范田理論測產數據分析,50穗平均,穗粒數多38粒,預計增產5%以上,證明了金正大緩控釋肥不追肥的情況下滿足玉米在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達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減少施肥次數,延長肥效,省工省時。
河南省土肥站2010年承擔了金正大緩控釋肥在玉米上的試驗示范,試驗示范按虞城縣、杞縣和通許縣。河南省土肥站荊建軍研究員報告稱,在三個縣的試驗示范中,從玉米的施肥與產量結果表中可以看出,金正大緩控釋肥無論是做種肥隨種子一起播施,還是做苗期一次性施施,產量都最高,與習慣施肥達到顯著性水平,并且是使用時期越早效果越好,還節省用工。緩控釋肥較配方肥和習慣施肥表現為苗期群體均勻,苗壯、抗病、抗倒伏能力強。通許縣試驗示范,緩控釋肥比配方施肥畝增加146.6元,比習慣施肥畝增加151.1元,虞城縣試驗示范,緩控釋肥比配方施肥畝增加62元,比習慣施肥畝增加145.5元,杞縣試驗示范,緩控釋肥比配方施肥畝增加23.36元,比習慣施肥畝增加49.28元。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專家組專家、吉林大學教授高強在東北黑土、白黏土為主做了大量科研工作,數據表明,在增產的37個對比實驗中,與常規尿素相比,施用緩控釋肥節省的氮素平均為18.4公斤。在平產的43個對比實驗中,與常規尿素相比,緩控釋肥節省了不少。農學效率是每公斤氮肥可以增長多少糧食,緩控釋肥大部分增產的糧食范圍是20-30,或大于30,常規的是20。
測土配方,種肥同播,接軌市場
測土配方施肥是國家重點推廣的重大農業實施項目。來自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的數據表明,用配方肥,玉米比常規施肥每畝增加45公斤左右,同時肥料減少了20公斤,肥料氮肥利用率提高了9.4個百分點,磷肥是7.6%,鉀肥是8點多。測土配方還影響了農民的施肥習慣,使農民施肥合理的比例增加。2005年之前,農民的合理施肥率只有35%,而現在整個農民的施肥的合理比例是40%。
金正大公司是最早參與國家測土配方施肥工程項目的企業之一。多年來,金正大通過專家測土,企業生產農民所需配方肥,并全程指導農民科學施肥的一攬子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東豐萬畝緩控釋肥示范田建設就是以測土配方施肥為指導的,具有典型性。為此,金正大公司與吉林省東豐縣土肥站共同建立我國第一個縣級農化服務中心——“金正大(東豐)農化服務中心”。該農化服務中心集農資產品銷售、專業農化服務于一體,以創新測土配方施肥服務體系為目標,以緩控釋肥為物化載體,借助當地土肥站的技術優勢和金正大在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上的優勢以及經銷商的網絡優勢,將農技推廣與農化服務有機結合起來,為農民提供適合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的緩控釋肥等農資產品,并提供測土配肥、種肥同播、培訓講座、現場指導等專業化農化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在全國農技服務中心的指導下,金正大公司大力推廣種肥同播技術。公司總計投入資金有5000多萬元,購置1萬臺種肥同播機,建立500支農化服務隊。好種、好肥、好法,最大程度地體現了緩控釋肥的綜合優勢,為農戶提供更便捷、更貼心的一站式服務。
無論是測土配方,緩控釋肥示范推廣,還是種肥同播,金正大公司一直結合全國農技推廣體系,緊密結合項目,保障農民增產增收,充分體現了企業的社會擔當力。
合拍時代,意義凸顯,前景無限
在國家轉變農業和經濟發展方式、確保糧食安全的大背景下,建設“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尤其重要。緩控釋肥這項技術完全符合我們國家發展現代農業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轉變方式最重要的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緩控釋肥在資源節約方面,減少肥料施用10-20%的情況下,提高30%的肥料利用率。現代農資核心的本質是從數量型改成數量、質量與效益一并同行。肥料未來的發展方向要復合、長效、高效、生態,緩控釋肥也符合四個指標的要求。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夏敬源針對在全國全面示范推廣緩控釋肥技術時表示,緩控釋肥有“三省”、“三節”、“三增”的特點,既適應農業發展的需求,也是農民的期盼。“三省”表現為省工、省力、省心;“三節”主要是指節時、節肥、節能,而“三增”是增產、增效、增收。他同時指出,今年是“十二五”的起步之年,緩控釋肥目前推廣是5000萬畝,“十二五”期間要達到3億畝,其中糧油達到2億畝,經濟糧食作物達到1億畝。
相信在全國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的大力推廣下,憑借推廣機制的不斷創新和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緩控釋肥將迎來金色的收獲季節!

吉林東豐萬畝緩控釋肥示范觀摩現場

“金正大(東豐)農化服務中心”揭牌儀式現場

金正大通過大規模示范觀摩推廣緩控釋肥

全國農技中心夏敬源主任在全國緩控釋肥應用技術經驗交流會上作重要講話,要求大力推廣緩控釋肥

金正大廣泛開展緩控釋肥種肥同播技術服務
來源:農村大眾A4整版報道 作者:高海波、高峰、杜杰 日期:201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