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8日電(記者姚潤豐)記者從近日在山東臨沂召開2010年全國緩控釋肥示范推廣工作會議上獲悉,鑒于山東"金正大"緩控釋肥試驗推廣所取得的成效,為讓更多農民用上增產高效、節能環保的緩控釋肥,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和土地節能,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決定2010年再次加大推廣力度,在原來11省的基礎上新增廣東、海南、四川、浙江、內蒙古、新疆、甘肅、江西、云南9個省份,使緩控釋肥推廣擴大到20個省份,新增作物種類10種以上,覆蓋了全國三分之二省份及主要農作物。緩控釋肥正以星火燎原之勢在全國迅速推廣普及。
所謂緩控釋肥料,是指采取各種調控機制,使養分緩慢釋放或控制釋放的肥料。近年來,以山東金正大集團為首的-批肥料生產營銷企業成功開發了緩控釋肥料,經多年多點試驗證明,緩控釋肥料能調控養分釋放速度,與作物需肥曲線保持基本一致,通常一次基施即可滿足作物整個生育期的需求,并且有效減少施肥次數,節省勞動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對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可發揮重要作用。
會議總結了2009年全國緩控釋肥示范推廣工作進展情況,部署了2010年度示范推廣工作重點。來自全國20個省土肥站領導專家及1000多名緩控釋肥推廣人員參加本次會議。近年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將緩控釋肥推廣作為科學施肥技術的重要工作。2008年2月,中心向各省、市、自治區發出了《關于做好緩控釋肥料示范推廣工作的通知》。同年4月,中心召開"緩控釋肥示范推廣協調會",部署"金正大"緩控釋肥示范推廣工作。兩年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積極發揮"政府主導、科技主推、企業主力、農民主動"的推廣模式,在11個省10余種作物上進行緩控釋肥示范推廣,主要以小麥、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為主,還包括棉花、花生、香蕉等經濟作物,共涉及52縣,輻射推廣面積達400萬畝。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2008-2009年的緩控釋肥試驗示范結果顯示,緩控釋肥在節肥、增產、增效等方面效果十分顯著。與農民習慣施肥相比,緩控釋肥在所有作物上全部增產,平均增幅達10%,最高達到40%以上,經濟效益也得到顯著提高,平均每畝增收達120元左右;在測土配方肥技術原理下,合理施用緩控釋肥的增產效果和經濟效益比一般的測土配方施肥有進一步的提高,這說明推廣緩控釋肥是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土壤肥料技術處處長李榮在工作會議上表示,推廣緩控釋肥符合現代農業、兩型農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趨勢,順應"低碳經濟"發展的潮流。緩控釋肥在實現作物營養平衡性、化肥利用高效性、化肥施用科學性方面具有載體作用,是測土配方施肥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切口。他要求各省土肥站將"金正大"緩控釋肥示范推廣工作落實到位,技術指導到位、宣傳培訓到位。同時,他高度肯定了金正大集團這些年為緩控釋肥推廣工作中作出的貢獻。期望金正大集團因地制宜,加大科學研發力度,開發適合作物生產規律的專用型緩控釋肥或控釋BB肥,并以優勢產區或土壤類型為單元,積極探索技術規范和推廣應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