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作為國內知名化肥企業,金正大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創新、轉型、調結構等方式,努力轉型升級,沒想到,具有前瞻性的判斷讓金正大在激烈地行業競爭中竟然轉變出一片新天地。
在金正大展廳,一位美女記者正在仔細觀察化肥展示樣品
齊魯網10月28日訊(記者 陳凱月 張偉)作為國內知名化肥企業,金正大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行業發展的嚴峻形勢與制約企業的短板。于是,通過創新、轉型、調結構等方式,努力轉型升級,沒想到,具有前瞻性的判斷讓金正大在激烈地行業競爭中竟然轉變出一片新天地。
“目前國內化肥和復合肥行業的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部分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已經著手建立自己的復合肥生產線,產能過剩的情況短期內難以改變;肥料行業的骨干企業都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同行業的上市企業不斷增加,資本、資源不斷向上市企業集中。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行業的整合在所難免。”金正大公司副總裁陳宏坤分析。
“從自身發展,復合肥、緩控釋肥屬二次加工產業,上下游資源制約企業快速發展,單一品種生產模式面臨嚴峻的挑戰。加快開發、整合上下游資源,形成上下游聯合、優勢互補,是化肥發展的新格局。”
2010年,金正大全面審視戰略規劃,在戰略制定、資本運作、產業規劃布局及戰略落地等方面全面推進,在“創新、轉型、調結構”中轉出了一片新天地。
創新肥料產業 延伸上下游資源
以堅守肥料產業為準測,是金正大重要發展方向。金正大以肥料起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壯大肥料產業。在未來發展,金正大不搞多元化經營,堅守肥料產業,依靠科技創新,專注復合肥、緩控釋肥、硝基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細分市場上確立肥料科技先行者的地位。
同時,金正大將積極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較為完整產業鏈,提高抗風險能力和獲利能力。向上整合資源,建立原料保障體系,降低原料對外依存度和生產運營成本,豐富產品線;向下實施服務營銷戰略,通過建立農化服務中心或與經銷商緊密結合,提高對終端市場的掌控力和服務力。
2014年7月20日,我國單體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硝基復合肥項目——金正大諾泰爾60萬噸硝基復合肥生產基地在貴州甕安建成投產。這個項目總投資59.6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主要產品為:60萬噸/年硝基復合肥、40萬噸/年水溶肥,另有20萬噸/年專用肥、10萬噸/年高純石膏等配套產品。項目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的原則,依托金正大集團眾多國家級研發平臺,在消化與吸收歐美先進工藝技術的基礎上,在關鍵生產工藝技術實現突破,取得了10余項發明專利。
三大轉變 做大做強肥料產業
“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轉變上動真格,在發展上見實效,就能闖出一條科學發展、循環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只有真轉,轉到位,才能做大做強企業。”陳宏坤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未來發展,我們要實現向規范化和精細化管理、向‘制造+服務’相結合、向跨越式發展的三大轉變。”陳宏坤表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場‘硬仗’,我們有信心打好這場持久戰”。
在規范化和精細化管理方面,金正大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起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科學的“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預算化、精細化”的現代管理體系。在現有人才基礎上,繼續打造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同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和決策方式等進行改進和優化,提升企業的協同運轉和高效管理方面的能力。
在“制造+服務”相結合方面,金正大將繼續加快產品研發、生產工藝改造升級,以豐富產品結構,實現差異化競爭。高度重視成本控制,實現精細化生產。同時,將服務營銷上升到戰略高度,始終圍繞一切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服務理念,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積極為客戶提供人才培訓、管理提升、融資支持等全方位的服務。
在向跨越式發展轉變方面,金正大將整合各方資源,對投資理念、發展模式做出相應的調整,改變過去的較為保守的投資理念和較為穩健的財務策略,實施相對積極的財務和投資策略,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特有的融資渠道,加大投融資力度。同時加大收購兼并力度,由集中生產向分散加工轉變,由自己建廠向合作建廠轉變,盡快形成全國的合理布局。
來源:齊魯網 作者:陳凱月 張偉 日期:2014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