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人體血脈一樣的滴灌系統◆無處不在的科研創新和實用技術
沙漠農業明珠是這樣創造的
□ 本報記者 李文明
6月底,記者隨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金正大”)組織的現代農業學習培訓團來到了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國度,目睹了以色列人在荒漠的土地上創造的農業奇跡。
水和血液一樣金貴
“這兒全是滴灌!”6月22日上午10時(以色列當地時間),一下飛機,同行的記者就有了新發現,候機樓出口的一叢看上去似冬青的花木上,蔥郁肥碩的枝葉下的地面濕漉漉油汪汪的,而這“肥沃”的土地全靠幾根藏在花木根部的滴灌供應著生命之源。
地中海東岸的雅法古城以沙黃色為主的建筑溫馨清麗,行于這些建筑之間,記者猛然發現古老的矮墻上,門前窗臺上處處有盛開的鮮花和草木,而這些鮮花和草木都靠一根根的滴管滋潤。
雅法古城的藝術家們在景點的一個必經之處,在空中種植了一棵橘子樹。這棵橘子樹盛放在一個大大的形似葫蘆的容器里,四面用繩索吊起來懸在空中。記者看到,順著其中的一根繩索,有一根黑色的管子通進了葫蘆狀的容器,讓這棵橘子樹根深葉茂。
以色列2/3的國土是戈壁和荒漠。只有西部靠近地中海沿岸,如特拉維夫到海法一線,是平原綠洲,土壤肥沃,水量豐沛,適合農耕。大部分土地貧瘠,最重要的是水資源奇缺。以色列全年降水量較多的北部地區,也不過70毫米,南部地區只有20毫米,最南部的沙漠地帶干脆常年無雨,而蒸發量卻大得驚人。在這樣的地方,連人的生存都成問題,就不用說種莊稼、發展農業畜牧業了。
為了生存發展,以色列人創造性地建設了堪稱神奇的水系統,將加利利湖的水和沿海地下水通過龐大而細密的管網輸送到全國。整個輸水系統由紅綠兩種顏色管道組成,其中紅色是供水管道,綠色是排水管道,還有一些提水站和污水處理廠。這個龐大的輸水系統就如同人體的血管系統,讓全國連成一個整體。為了最大程度地節約水資源,這個供水系統由計算機調度系統實時地給出最優的供水方案。因為水資源極缺,以色列制定了國家長期任務,充分利用現有的水資源,并著眼于將來,開發新的水資源,而對農業用水實行定量供給超量加價管理模式。這有力地促進了以色列農業高科技的投入并從經濟角度調整種植結構以達到高效的目的。
在以色列,90%以上的農業采用了水肥一體化技術,由電腦自動把摻入肥料的水通過滴灌設備滲入植株根部。水肥一體化使以色列土地融入了高科技,使沙漠城市也照樣綠蔭濃濃。
記者在隨后幾天的行程中發現,以色列的滴灌系統像人體的血脈一樣,布滿了這個國家的每個角落。無論是在田間地頭、果園、公園,還是城市的林蔭道、居民門前,甚至陽臺的花盆或路邊的一棵樹都鋪設著滴灌系統。只要地上有綠色,地下便有滴管。
融化到血液里的創新
以色列農業全球領先。能在干旱的沙漠上取得這樣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以色列人有超常的創新精神。
把阿拉瓦谷建設成中東地區和歐洲的蔬菜、水果基地。聰明的猶太人找到了自己的優勢:沙漠地區日照充足,所生產的水果、蔬菜品質優良;阿拉瓦谷地區冬天溫暖如春,而且是雨季,有利于作物生長,而這個季節的歐洲卻是冰封雪凍,寸草不生。藉此優勢,他們讓沙漠里生產的蔬菜、水果成功地打進了歐洲市場。
解決農作物的病蟲害,眾多地區都是打農藥,但以色列人卻獨辟蹊徑,根據各類病蟲對顏色的喜好,發明了用各種顏色的塑料網來避蟲。這樣既解決了病蟲害又確保了產品有機無害。
阿拉瓦谷一位農夫告訴記者,為保證各農莊生產的蔬菜等作物的生態、有機,沙漠農業研究中心的技術人員還發明了地膜覆蓋法來全殲病蟲。就是在6月25日至7月25日病蟲害發病率的高峰期,全部農莊的耕地里不允許種植一棵莊稼,并用覆蓋地膜產生的高溫將地里的病蟲殺死。
創新使以色列人成功地征服了沙漠,農業科技創新更使以色列的農業達到了全球前所未有的高度。從一粒種子的培育到一棵禾苗的栽培,從灌溉到施肥,從作物的加工到保存,極盡創新之能事。
以色列農業部農業研究署主任卡普林柯告訴我們,在以色列發展農業沒有足夠的土地,沒有充足的水源,也沒有眾多的勞動力,但以色列的農業全球最好,最關鍵的就是靠科技創新。靠科技創新,以色列農業在60年內迅猛發展。1955年,一個農夫可以養活15人,但到現在,一個農夫便能養活400人。
科技研發的實用技術
農業研究署研究人員研發的實用技術更令人贊嘆不已。
在水果、蔬菜儲存研究室的大廳里擺放著一排集裝箱,箱內分別放置了土豆、蘋果等,每一種都是一箱新鮮,一箱腐敗。記者看到裝有蘋果的兩個箱子外面標注著2012年10月4日,就是說這個箱子里的蘋果已經存放了20個月。
記者問是不是使用了某種化學防腐劑?研究人員連連搖頭說,為了保證水果、蔬菜不受任何化學產品的污染,研究出的水果、蔬菜儲存方法都是物理性的。他說,經過數年的研究發現,導致水果、蔬菜腐敗的主要是氣體和溫度。于是就通過研制包裝等物理手段,讓導致蔬菜、水果腐敗的氣體排出,讓那些利于它們儲存的氣體進來。
“過去,我們的番茄只能保存3天,經過科學的儲存方法可以保存6個周。”他自豪地說。
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中,管理人員對作物的管理必須要下地。但以色列卻使這種管理方式成為歷史。以色列沙漠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為我們演示了一個神奇的作物管理方法。在以色列沙漠中心的實驗室里,他們用軟件對合肥的一塊實驗田里的作物的生長進行實時監測,并根據對蔬菜照片的光譜分析結果,指導遠在萬里外的合肥人什么時間澆水、施肥,澆多少水、施多少肥。
為了使西紅柿的產量更高、品質更好,海施蒂爾基地的研發令人震撼。種子種進育苗器后,技術人員就開始用電腦來監控這些種子的生長。對禾苗生長的控制從個頭到根系到葉子的氮含量都是論小時、論分鐘來監測管理。
受水資源短缺的制約,近年來,我國北方許多地區開始引進滴灌技術。但是,我們生產的滴灌設備總也達不到理想的狀態,出水經常控制不準,出水口動輒就被水肥沉淀物堵塞。而在以色列90%以上的農田使用滴灌節水技術,卻沒有出現類似問題。
以色列的滴灌設備到底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走進了全球滴灌節水技術領軍企業——耐特菲姆公司。
相比國內許多企業,這個公司看上去只能算是中等規模,沒有寬敞高大的辦公樓,車間甚至有些局促。但耐特菲姆公司卻是全球最大的滴灌設備公司,產品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
耐特菲姆亞洲副總裁Alon Teichte先生介紹,滴灌節水技術核心在于滴頭,耐特菲姆生產的滴頭是熱塑材料,用硅做成一種膜,不同膜生產出針對不同作物的滴頭,由三件配件組成一套滴頭。滴頭生產線車間里,每一個配件生產出后,馬上會自拍照片傳送系統,與標準的圖對比,合格的進入生產線,不合格的就會被提前淘汰下線。合格的滴頭在管線溫度250度時將滴頭按一定間隔放進去,每分鐘可放1000個。管線有棕色、黑色、紫色的管線,其中紫色管線的用水一般為再利用水,根據不同用途各有規格。
與以色列最大的家族企業利夫納特簽訂了戰略合作的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向記者宣布:今年,金正大將在以色列建設以水肥一體化為核心的生產基地。希望通過這個基地,能夠與以色列現代農業技術企業同臺競技,鍛煉自己,提升自己。
來源:大眾日報第12版 作者:李文明 日期:2014年7月24日